2013年3月19日 星期二

父母親要怎麼發現孩子被霸凌的異狀?


〈家長看過來〉多一點關心 霸凌少一點

除了平時常跟孩子親近、聊天,知道他們的生活範圍、交友圈、平日的作息之外,若有些與日常不同的事情發生,應該追蹤。父母親請多留意孩子所交的朋友,參與的活動,是否透露出來的偏差價值觀?若發現孩子參與了霸凌,不要過度包庇保護,讓孩子一錯再錯。未成年的孩子,需要的是教導,而不是姑息包庇。

當發現孩子異常的徵兆,父母要注意自己追問的態度:

●若還沒蒐集完整資料就以告誡之姿,霹靂啪啦數落孩子一頓,可能會錯失更重要的資訊,當孩子擔心挨罵,害怕家長擔心,更不願意告訴家長。

●當被霸凌事件發生時,家長要控制自己的情緒,不要把自己比孩子更無助的心情加諸在孩子身上。應冷靜與通報,甚至嚴重的霸凌需要報警,求助於少年警察隊。沉著下來,不難發現有許多協助的資源就在身邊。

●研究指出,捲入霸凌事件中的孩子,包括霸凌者與被霸凌者,都透露出情緒起伏大的共同徵兆,也同為自殺的高危險群,需要家長共同的關切,給予及時的協助。

被霸凌孩子的可疑行為徵兆:

◎孩子的東西經常不見:不是習慣性的,是近期的變化。

◎家中遺失金錢,物品:通常是對孩子珍貴、有用的,例如電動玩具、3C產品、腳踏車。

◎不想讓爸媽看學校的筆記本和課本:可能是被亂畫亂寫。

◎對金錢的要求增加,或從爸媽的皮包裡面偷錢:可能被恐嚇取財。

◎希望爸媽不要去參加學校的活動:不想讓父母擔心。

◎背著爸媽清洗衣服、制服、鞋子:可能已經被污損破壞。

◎不想外出,外出的時候會一直注意四周:可能被恐嚇過。

◎跟以前比起來,無心於功課,學習能力打折,成績下滑。

◎變得健忘,目光呆滯、反應遲鈍、恍神、注意力不集中。

◎情緒變化大,不安、焦慮、坐立難安,常為小事衝突。

◎減少與家人溝通、迴避問題與目光注視、答非所問,有所隱瞞。

◎食量改變、沒胃口或暴食。

◎睡眠改變,失眠,沒精神。

◎不想上學,拒學。

◎有暗示「死亡」的紙條、日記。

◎有自殘行為或自殺傾向。

參與霸凌孩子的可疑行為徵兆:

◎參加幫派、成群結黨、飆車。

◎使用菸、酒、藥物、毒品。

◎朋友人數眾多,動不動撂人來「喬」事情,以暴力為解決問題的手段。

◎常深夜出門或不歸,再晚都有人收留;與朋友出遊地點不明。

◎帶回來路不明物品,例如手機、汽機車,聲稱是撿到的,代保管而已。

◎金錢使用量增加,來路不明。

◎帶危險物品,例如各種攜帶式刀類出門。

◎希望爸媽不要去參加學校的活動,怕被老師告狀。

◎常為小事衝突、暴躁、態度囂張、頂嘴、不願被約束,講不聽。

◎抱怨自由度不夠、減少與家人溝通的意願。

◎活動多到沒時間睡覺,上學一條蟲,下課一條龍。

◎抗拒學習,不寫作業,上學是為了社交活動。

◎渴望權力。

◎恐怖圖騰的刺青。

◎事後自覺霸凌傷害別人,而產生了自責、罪惡感。從而會有自殘行為或自殺傾向。

本文轉載自  http://www.libertytimes.com.tw/2013/new/mar/19/today-family1.htm

〈達人小檔案〉羅邱怡
現任:台南上善心理治療所院長,台南地方法院、犯罪被害人保護協會、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中心特約心理師、高雄市學生輔導諮商中心督導。

資歷:美國賓州大學兒童心理發展碩士/馬偕醫院精神科臨床心理師/台北市及台南市社會局強制親職教育講師/政大及輔大心理系研究所臨床心理實習督導/台南大學諮商輔導系及幼兒教育系兼任講師/南台科技大學幼保系、嘉南藥理科技大學社工系講師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