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9月27日 星期四

仲夏夜府城古蹟--接官亭

接官亭位在 台南市中西區民權路三段143巷8號 
全天開放
接官亭,顧名思義,就是迎送往來官員的場所。由於台灣地處偏遠,早期大陸官員來台,大都先由內陸抵廈門,渡過波濤洶湧的台灣海峽後,到達鹿耳門。在鹿耳門歇息片刻後,再渡台江,最後進南河港入府城。
最初,南河港尚通暢時,官員可以搭船直入城內的大井頭,直到大井頭淤淺,才西移至今西羅殿 附近的「鎮渡頭」,成為五條港的第1大渡口,地位十分重要。
為了祈求往返台海間舟楫平安,及正式迎送大陸來台官員,乾隆 4 年(1739),巡道鄂善在這渡頭上建「接官亭」。
初建時為 3 進堂屋,第 1 進是大門,第 2 進為接待官員設宴用的「官廳」,而官廳後的第 3 進就是「 風神廟」,專祀風神,以保佑官員渡海平安。
之後當地人又添建第 4 進大士殿,加祀觀音大士。乾隆42年,知府蔣元樞認為此渡頭是府城的出入門戶,應有宏偉的觀瞻,於是重修擴建官廳及風神廟堂,並在接官亭的左側購買民居充當公館,做為官員落腳休息、宴集等場所。
為方便登舟,蔣元樞又加建碼頭。並在碼頭邊立 1 座挺拔的接官亭石坊,以恭迎聖旨及來任官員,石坊左右並置做為鐘鼓樓的石亭,更添接官氣勢。
由蔣元樞「重修風神廟並建官廳、馬頭、石坊圖」,可清楚看見當年完整、浩大的接官亭規模:右側的西門,就是今天西羅殿所在地。
城門旁南河港蜿蜒流過,河上架的是有名的「安瀾橋」。想像當時官員乘著舟船,停靠在渡頭;岸上地方官員立於石坊前相迎,兩旁鐘鼓齊鳴,莊嚴而隆重。
官員上岸後,被迎入官廳並祭拜風神,最後,才入公館接受地方官熱忱的設宴款待。這種熱鬧風光的接官儀式,一直持續到台灣割日為止。
1918年,日人為闢今日的民權路,將官廳以後的各進建築悉數拆除,而原來廟堂的神像則移至官廳供奉。
1924年,當地居民依遺留的官廳規模重建風神廟,大約就是今天所見的模樣。如今河道已變道路,接官亭的宏偉建築只剩風神廟和接官亭石坊等。



接官亭,是位於台南市中西區的三級古蹟,是清朝時期台灣府城的門戶,現存有一石坊、石造鐘樓、石造鼓樓。
地址:台南市中西區民權路三段143巷8號風神廟前
等級:國定三級古蹟
用途:用於接待來自大陸的官員

清乾隆四年:
興建接官亭,初建有三進,分別為大門、官廳、風神廟。

清乾隆四十二年:
台灣知府蔣元樞重修風神廟,又因接官亭地位為府城門戶,故又建立一石坊於風神廟前,以壯大聲勢。

日大正七年:
日本人為了拓寬府城時代大東大西門之間的道路(今民權路),將原官廳之後的建築拆除,原官廳則改作風神廟。

日大正十三年:
居民將此官廳重建風神廟。

民國84年:
古蹟修復,並拆除坊前民宅,重現坊前空曠風貌。修復石造鐘樓、新建石造鼓樓

位於台江內海到臺灣府城的第一站,清康熙末、雍正時代的大井頭附近的渡頭,因運河擱淺,西移到南河港安瀾橋附近,為鎮渡頭。




四柱三間二滴水牌坊,臺南風神廟接官亭
清乾隆42年(1777)臺灣知府蔣元樞所修建之牌坊,為四柱三間二滴水格局之牌坊.
二滴水指有二層屋簷.
四柱三間指四根柱子區劃出中,左,右三個穿流空間,每一根柱子前後均有夾柱石,強化其穩固性.



南面橫額題「鯤維永奠」,石柱上對聯「疊嶂重洋鞏內外千年鎖鑰,揆文奮武壯東南半壁金湯」。

北面橫額題「鰲柱擎天」,石柱上對聯「萬年聖烈奠南天牛女躔分舜野,一路福星迎北極風雲會際堯衢」。
兩幅對聯接皆出自蔣氏手筆。

資料來源  上課講義
相片由安麗手機隨手拍 如要延用請先告知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